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0日 來源: 閱讀:439次
2016年以來,益陽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在全省范圍廣泛深入開展企業幫扶活動的決策部署,大力開展企業幫扶,通過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幫助企業迎難而上,有力保障了全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企業減負專項行動。在上級規定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的基礎上,對33大項、43小項涉企收費項目加大減負力度,預計2016年為企業減負7575萬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類6大項,為企業減負3595萬元,減負金額最大為價格調劑基金,停征后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3200萬元;行政性事業收費類23大項,為企業減負2950萬元,減征額度大的有“檢驗檢定收費”減負345萬元、“船舶及船用產品檢驗費”?減負500萬元,“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減負300萬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服務費”減負446萬元,市本級“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減負1100萬元;其他類4大項減負1030萬元,涉企融資擔保費減負200萬元,社保繳費減負830萬元。
融資對接專項行動。著眼于突破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不足的瓶頸,增加信貸抵押擔保方式和信貸產品,改善信貸管理方式,提高擔保和放貸效率。舉辦多個層面、多種形式的政策解讀會、融資服務洽談會、銀企對接會,積極推介銀行、擔保機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深入開展“金融促發展、信貸早春行”活動,通過5場企業融資現場對接活動,全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6.5億元。突出對重點融資需求企業的精準幫扶,截至4月底,市幫扶辦推薦的88個融資幫扶項目有58個已確定幫扶銀行,擬授信金額共計38.4億元,已放貸金額8.0億元。
房產促銷專項行動。對庫存面積2萬㎡以上的24個房地產項目重點跟蹤,對庫存面積1萬㎡以上的42個房地產項目分類指導。出臺房產銷售激勵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回購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建設、購房享受財政補貼(所交契稅返還50%)、地下空間確權、報建費緩交、加大公積金貸款力度等。從減免契稅、財政補貼、完善配套服務等方面激勵農民進城購房。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大力推行貨幣化安置,打通公租房、棚改安置房與商品房對接的通道。3月份,全市新建商品房網簽達29.7萬㎡,同比上升33.4%,網簽金額達14.2億元,同比上漲53.8%。
征地拆遷專項行動。出臺《進一步加強市中心城區征地拆遷工作的實施意見》,堅持陽光拆遷、依法拆遷。針對中心城區企業28個項目的786戶(棟)拆遷戶,制定統一的征拆計劃和具體的拆遷方案。截至4月中旬,中心城區房屋征遷新簽拆遷協議287戶,完成目標的35.5%。特別是小龍王、碧桂園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問題取得極大成效,小龍王項目8戶已全部拆除,碧桂園項目117戶完成簽約94戶,龍嶺工業園5戶全部拆除。
審批提速專項行動。出臺《關于進一步簡化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實施意見》,明確規定精簡申報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大幅縮短企業落戶前期環節中涉及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初始登記、規劃例會紀要出具、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等事項審批的辦理時限,如中心城區建設項目聯合驗收時間由原來串聯審批的100多天縮短至13個工作日。出臺《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通知》,對新增、取消、下放、合并項目提出具體的指導落實意見。大力推進聯合驗收,將中心城區建設項目的聯合驗收方式由?“一窗受理、聯合踏勘、同步審批、統一辦結”調整為“一窗受理、統籌驗收、協調督辦、限時辦結”。到目前為止,市聯驗辦窗口共受理聯合驗收項目22個,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倍。
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建立公安、檢察、法院、優辦等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確保企業發展環境整治機制暢通。以各企業、項目、工程聚集區作為防控體系的重點,跟蹤管理,強化巡控。以省公安廳三十項便民利民措施為中心,在交通、消防、戶籍、流動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優化對重大項目的服務。優化政務環境,對在服務企業過程中的吃拿卡要和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行為,依法依紀嚴肅追責。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上門走訪289家重點企業,收集各類治安問題、安全隱患、意見建議等76條,民警現場答復或解決19?條。